邮政银行广安市分行开办光伏扶贫小额贷款业务

今年4月中旬,我国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低。

目前,我国林业用地中有林地只有60%,在未来通过退耕还林、矿山废弃地复垦、石灰岩治理恢复等,森林面积再增加仍有潜力。2007年9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

邮政银行广安市分行开办光伏扶贫小额贷款业务

保护碳贮存即保护现有森林生态系统中贮存的碳,减少其向大气中的排放,主要包括减少毁林、改进采伐作业措施、提高木材利用效率以及更有效的森林灾害(林火、病虫害)控制。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增加林业投入。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提出到2020年减排目标,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同时大力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加拿大环境部长吉姆·普伦蒂斯评价这份报告时称,加拿大在减排方面仍然有许多事情要做,但排放量减少更坚定了政府实现在2020年使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的目标的决心。加拿大政府15日发表了一份关于加拿大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报告,称加拿大2008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前一年减少2.1%,比过去5年的平均值减少0.8%。

这份报告总结了加拿大在国家、省、市等各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称加拿大正在朝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正确目标迈进。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估计,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应达到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5%至40%,才能避免全球变暖至危险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提出的要求则是至少减排40%。一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实现全球范围的公平发展。

2009年底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已经达到了9%,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在推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哥本哈根协议重申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确认了巴厘路线图双轨谈判机制,反映了各国在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减排目标和性对透明度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共识,气候变化谈判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人工造林面积6200万公顷。

据初步核算,2006到2009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38%,节能约4.5亿吨标准煤。以下为发言实录:气候变化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事关我们共同家园的未来,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应对。

邮政银行广安市分行开办光伏扶贫小额贷款业务

农村沼气用户达到3650多万户,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各国加强沟通合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在不断增强。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不同利益集团的对话与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建立相互信任,推动形成良好的国际合作氛围与环境,为坎昆会议的成功发挥积极建设性的作用,为保护全球气候,推进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对年耗能18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节能约1.3亿吨标准煤。

二是,各国应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实施有利于节能的经济政策,补贴推广节能产品、实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完善合同能源管理,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提高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和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节能法和相关配套法规。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行动和措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一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实现全球范围的公平发展。哥本哈根协议重申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确认了巴厘路线图双轨谈判机制,反映了各国在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减排目标和性对透明度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共识,气候变化谈判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邮政银行广安市分行开办光伏扶贫小额贷款业务

据初步核算,2006到2009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38%,节能约4.5亿吨标准煤。三是,积极推动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实现落实巴厘路线图的目标。

但是距离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相信只要各方坚持将公约议定书作为法律基础,按照谈判的进程由缔约方驱动,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协商一致的原则,尽快把哥本哈根协议取得的共识落实到公约议定书两个工作组的案文中。逐步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经济和环境效益好的国民经济结构。2006年到2009年,关停小火电机组6006万千瓦,淘汰落后的炼铁产能8000多万吨,炼钢产能6000多万吨,水泥产能2.1亿吨,形成节能能力约1.1亿吨标准煤。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必须要率先大幅度减排,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腾出必要的排放空间,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有资金、有技术、有能力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的多重挑战。我们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大力发展以低碳排放、循环利用为内涵的绿色经济。

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长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43亿立方米,这些目标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是中国政府保护全球季候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身内在要求。人工造林面积6200万公顷。

中国能源网讯: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于5月8日上午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中国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共赢的内在要求,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中国的能源需求还会合理的增长,但我们绝不重复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也不会靠排放温室气体实现发展。

加快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与运用,组织科技专项行动,发布了技术推广目录,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同时,发展循环经济,开展了187个不同类型模式的试点,发布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农作物秸秆等综合利用。

这次会议邀请了各国知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共商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计。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土地、节能、环保、信贷的门槛,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在上午进行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主论坛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先生进行了重要演讲。去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之前,中国政府进一步提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性对目标,即力争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

2008、2009年两年,补贴推广了节能灯2.1亿支,09年补贴推广了高效节能空调500多万台,在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试点。以下为发言实录:气候变化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事关我们共同家园的未来,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应对。

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对应对气候变化做了什么,今后的目标和对坎昆会议的期望。加大了科技的投入,投入了136亿元用于节能减排、低碳和循环经济,实施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推动节能技术改造,形成节能能力约2.6亿吨标准煤。

对于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9年底,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超过了90%,累计完成北方采暖地区具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亿平方米。

农村沼气用户达到3650多万户,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的气候友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只有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气候友好技术,研发新的低碳技术,才能在全球范围内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尽可能多的温室气体排放,也才能使绿色经济、低碳产业成为各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的领域、新的亮点。女士们、先生们,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实现低碳绿色增长,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潮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有13亿人口和1.5亿贫困人口的大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环境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当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是造成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理所当然的承担大幅度减排的责任,发达国家已经过渡的占用了地区有限的大气资源,挤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基本生活所需要的排放空间,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限制其发展空间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2009年底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已经达到了9%,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实施有利于节能的经济政策,补贴推广节能产品、实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完善合同能源管理,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提高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和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节能法和相关配套法规。

尽管实现十一五目标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但经过艰苦努力,今年年底我们有望实现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20%的目标,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0%的目标。发布了22个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28个终端用能产品的能效标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5亿吨以上,这是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实实在在的重大贡献。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行动和措施。

本文章为原创、翻译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自吃里扒外网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